古时候身高八尺是多少?
【古时候身高八尺是多少?】在中国古代,身高“八尺”是一个常见的说法,尤其在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中频繁出现。但“八尺”到底等于现代多少厘米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涉及古代度量衡制度的演变和地域差异。
一、古代“尺”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尺”并不是统一的标准,不同朝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尺”长度并不一致。因此,“八尺”在不同时期所对应的现代身高也有所不同。
朝代 | 1尺约等于现代(cm) | 八尺约等于现代(cm) |
商朝 | 约16.95 | 约135.6 |
周朝 | 约23.1 | 约184.8 |
秦朝 | 约23.1 | 约184.8 |
汉朝 | 约23.1 | 约184.8 |
唐朝 | 约30.7 | 约245.6 |
宋朝 | 约31.7 | 约253.6 |
明朝 | 约31.1 | 约248.8 |
清朝 | 约32 | 约256 |
二、常见误解与解释
很多人认为“八尺”是“一丈”,但实际上“一丈”等于十尺,而“八尺”只是“一丈”的八成。此外,古代人普遍比现代人矮,因此“八尺”在当时可能已经是相当高的身材了。
例如,《三国演义》中提到关羽“身长九尺”,如果按汉朝的尺计算,大约是184.8厘米,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高个子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古代“八尺”具体等于多少厘米,取决于所处的朝代和地区的度量标准。一般来说,在大多数朝代中,“八尺”大约在180-250厘米之间,相当于现代身高1.8米至2.5米左右。不过,由于古代人的平均身高较矮,所以“八尺”在当时往往代表的是一个比较高的身材。
如果你对某个特定朝代的“尺”有更深入的兴趣,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史料,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