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佛山出口为何“逆势”负增长

要闻 2024-06-20 18:36:06
导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锐 6月18日,广州海关官网公布了广州、佛山最新出口数据。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至5月,广州出口累计2513.2亿元,比...
2024-06-20 18:36:06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锐 6月18日,广州海关官网公布了广州、佛山最新出口数据。

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至5月,广州出口累计2513.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9.5%;同期,佛山出口累计1649.3亿元,同比下降35.6%。

其中,佛山出口负增长现象比广州出现得更早。2023年,佛山出口累计4875.6亿元,同比下降12.8%;同期,广州出口累计6502.6亿元,同比增长5.8%。2024年1至4月,广州出口累计1957.1亿元,同比下降12.2%,为今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逆势

经济观察网记者查阅数据注意到,从出口数字上看,今年前5月,广州、佛山出口方面的表现与全国趋势并不一致。

6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7077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471亿元,增长11.2%;1月至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175042亿元,增长6.3%。其中,出口99502亿元,增长6.1%。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4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官网实录中提及,从外贸看,今年前5个月,货物进出口累计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家用电器、集成电路、船舶等产品出口额均实现较快增长。

广州海关官网详细数据亦显示,广州、佛山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统计中,出现明显负增长情况的商品类别相似,均主要包括塑料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陶瓷产品、家具及其零件、灯具和照明装置及其零件,以及部分家用电器等。

此外,同为珠三角外贸强市,广州、佛山与深圳的表现也不同。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4月,深圳出口累计8933.2亿元,同比增长33.9%。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4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2.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高出全国6.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万亿元,增长8.8%。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就外贸数据解读表示,今年以来,广东外贸呈现量增质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展望二季度,国内外经济预期向好、需求改善、企业订单增加、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回暖等将给外贸带来较强支撑,未来有望延续整体良好发展势头。

为何

较早前的5月,广州市、佛山市先后透过官方微信平台就上述相关外贸数据曾作出官方解读。其中,广州市统计局就今年1至4月广州经济运行情况表示,1至4月广州出口同比下降12.2%,存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压力的原因;佛山市统计局关于今年一季度外贸数据则表示,一季度佛山常规贸易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长13.7%,但当地外贸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强化规划发展,出现较大下降,进而影响了整个外贸进出口。

不过,多位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研究学者也对经济观察网表达了与上述解读不完全相同的观点。一位深圳的智库学者对经济观察网表示,过去几年,我国贸易面临复杂而严峻的挑战。其中,受成本压力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是不得不面对的趋势,这给广东外贸企业带来不小的考验。

但他也认为,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出口韧性依然强劲,且大量外贸企业也在通过海外布局等方式应对上述挑战。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旗下北大汇丰智库在其官方微信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深圳经济分析报告中亦曾表示,从今年出口来看,欧美市场需求改善支持深圳出口增速回升。同时,深圳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东盟六国的出口份额基本从去年开始陆续见顶后趋于稳定,这或许意味着东盟六国可以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能力已经区域饱和。

该报告亦称,近期,深圳的企业正在加大对墨西哥、巴西、中东、拉美等其他新兴市场的投资,企业端可能已经在进行战略调整。

相比经济研究学者或机构,业界对于产业转移的压力感受更为具体。6月13日,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首席研究员、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前副秘书长温其东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尽管照明产业也属于佛山知名产业之一,但其规模在全国占比中并不算大。

温其东认为,从上述佛山灯具和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下滑的趋势来看,这是佛山的问题,并不是全国的问题。他认为,这一现象背后与佛山产业外溢,以及佛山近年来在LED照明产业的凋零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不过,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分析认为,从今年1至4月照明产品出口情况来看,我国照明产业链加速外移的情况有所扩大,需要引起全行业的重视。

此外,经济观察网亦从正在广州举行的2024中国陶瓷工业发展大会上获悉,业内认为,中国陶企的产能出海对中国陶瓷砖出口量形成冲击性影响。伴随着其他陶瓷生产国的崛起,中国陶瓷产量的全球占比已从巅峰期的70%以上跌至50%以下。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宫卫在上述大会发言中表示,当下,陶瓷企业深陷“内卷”环境,全产业链都在迫切寻找破局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