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终于要开新闻发布会了

要闻 2024-10-09 17:19:25
导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杜涛 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预告:10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将介绍“加大...
2024-10-09 17:19:2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杜涛 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预告:10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将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9月24日和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货币金融部门负责人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一正四副”四位主任已经分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对于即将召开的财政部新闻发布会,市场期待已久。

中诚信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前期央行等部门出台了一揽子货币政策,很好地提振了市场信心,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又进一步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市场对于财政政策发力的期待明显升温,若后续落空可能会对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有较大的负反馈效应。

袁海霞认为,目前单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在经济增长承压、居民部门、企业部门流动性面临冲击、资产负债表受损的当下,需要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通过政府支出弥补市场支出的不足,努力实现年度“保五”目标。

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说,面对5%的经济年度增长目标以及地方政府的流动性短缺等压力,如果继续沿袭惯性思维、通常逻辑,开具一般性的“药方”,极有可能贻误“战机”,加速矛盾和问题的深化,甚至触及地方财政运行的安全底线,酿成系统性风险。所以,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积极打造积极财政政策的“升级版”,出台一揽子应对举措。

财政将如何发力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提及国债收益率水平下行时表示:“目前,中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在2.1%附近徘徊,国债收益率水平是市场化形成的结果,人民银行尊重市场的作用。同时毫无疑问,它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

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表示,为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建立联合工作组,并于近日召开工作组首次正式会议。下一步,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加强政策协同,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安排,在规范中维护债券市场平稳发展,为央行国债买卖操作提供适宜的市场环境。

财政货币部门的协同已就位,这轮积极财政政策将会如何发力?

袁海霞表示,目前财政政策有较大发力空间,不论是中国政府部门杠杆率、狭义赤字率,还是广义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海外发达国家均有较大空间,对于当前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有足够支撑。

袁海霞建议,增量财政政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调整预算的政策窗口仍然存在,可加大中央加杠杆力度,适度提高地方一般债占比,中央加杠杆发力的形式可以是提升狭义的赤字率(包括发行国债、长期建设国债等),也可以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提升广义赤字来实现。

第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广义基建仍有空间,可继续支持重点领域,并将政策重心逐步转向消费,通过发放现金或消费券等形式促进消费。

第三,在当前市场主体经营承压、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可延续并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施策精准性及效率。除短期措施外,目前财政运行中更深层次的矛盾仍依赖财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要加快推进,已确定的改革措施需加快出台。

此外,对于当前存量化债政策也可适当调整优化。例如,适当放宽利息偿还政策、动态优化“名单制”管理等,同时也建议化债政策相对透明化;长期来看,仍然需要加快推动构建债务长效机制,充分激发地方发展活力。

王振宇表示,在当下极为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更为紧迫的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相机抉择进行财政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控是不二选择。

王振宇提出了以下几点打造“升级版”积极财政的政策建议:

一是通过发行一定量的特别国债,置换具有“国债”属性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部分,优化地方债务结构。

二是暂停2024年开始实行的存量债10%的还本做法,缓解地方财政支付压力。

三是借鉴粮食挂账的做法,必要时试行为期3年的地方政府债务停息、降息挂账的特殊政策,给予地方政府必要的休养生息期。

四是鉴于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平稳的现实,建议将政府债务重点省份的政府投资项目“提级管理”,实行全国统一的投资管理政策,改进“标签”化引致的次生风险。

五是鉴于某些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不挪用勿三保”的现实,建议赋予极为困难的地方政府一定时期内的各类财政资金整合权、调整权,用于基层“三保”等民生事项,使其合情合理合规合法。

2024年财政收支承压

按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同时,今年还新增3.9万亿元的专项债券限额。2023年增发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在今年使用,2024年新增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此外,中央预算内投资为7000亿元。经过综合计算,这些财政措施的总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

袁海霞说,一方面,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在收入约束下,财政支出力度实际偏紧,在收入约束下,财政支出整体被动紧缩,目前无论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还是包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在内的广义支出,进度均处于近四年的最低水平;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节奏相对偏慢,1—8月份新增债券完成额度的68.3%(发行规模5.4万亿元),仍低于近三年的水平。与此同时,当前微观市场主体信心不足、扩表意愿不够强烈的背景下,需要政府发力,尤其是中央政府需要加大“央进”(中央财政发力)力度。

从目前财政运行数据看,土地出让收入同比跌幅仍然保持两位数以上的下滑,显著拖累政府性基金收入,今年1—8月累计同比跌幅走阔至23.5%,土地财政依赖度从前几年的近四成下滑至目前的两成,严重削弱地方可用财力。

袁海霞按照当前财政收支增速推算,预计今年全年广义财政实际收入与年初预算收入存在超2.5万亿元的缺口,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缺口约1.2万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缺口约1.5万亿;与此同时,按照目前财政收支的进度简单测算今年总体广义收支缺口比去年进一步扩大超过一万亿元,而在中央转移支付规模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等增量仅较去年小幅增加0.3万亿左右。

袁海霞说,从今年我国财政力度看,考虑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内的赤字规模在9.6万亿,但广义赤字率(考虑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仍然同比下滑约0.2个百分点到6.6%,若再考虑土地财政弱化对于广义财政收入的压力,需要财政持续加力。“现有措施力度对于房地产持续调整、土地财政进一步走弱等因素带来的增量财政缺口显然是不够的。”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同时,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但也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求“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上述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提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王振宇认为,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集中在“加减”法,其中,“加”即地方债务,“减”即减税降费。其长期执行的结果,一是累积了大量的地方债规模及其还本付息压力甚至局部债务风险,二是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甚至出现了局部财务危机。

王振宇称,存量政策特别是约束性政策,还是有空间的,当下只能进行各类风险的权衡与对冲,以弱风险应对强风险,以缓风险应对急风险,以一种理性应对另一种理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