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何老有错字】近日,有网友称,宜宾学院录取通知书上将“录”字打成了“寻”字。7月14日,宜宾学院教务处发布更正声明,承认发生了错误,并对工作上的疏忽深表歉意,本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态度,现重新寄出更正后的录取通知书,“请同学们凭新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按时来校报到,旧的通知书将于报到时统一回收”。
这件事的影响不小,很快就登上了各种新闻榜单。这并非舆论太过苛刻,而是录取通知书本身有特别的含义。仔细想想,在一切数字化的时代,为什么人们还需要一个纸质的录取通知书?这不仅是一种独特的仪式感,也是一种郑重的祝贺。
现如今录取通知书出了错,似乎也让这种祝贺的诚意有了瑕疵——这么一个表达心意的载体,为什么不能多仔细看两遍呢?错别字本身也许不是大事,但是错在录取通知书上却不是小事。很多人不能理解,堪称一年一度大学里最重要的事项,为什么这么草率。
大学作为一个“知识”的具象物,却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这二者之间的反差也格外显眼。从近些年的新闻看,大学在这方面出错不是个例。今年6月,宁波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上出现拼写错误,“University”一词被印成了“Unversity”;去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出现错别字,把“报到”错写成了“报道”;也是在去年,巢湖学院则是在录取通知书里把“9月6日”写成了“9月6月”。
这些错误的出现总能成为热点新闻,这对高校的声誉来说难免是一种巨大的尴尬。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不只是给学生个人的,其实也是给社会看的,内含一种传递大学精神的弦外之音。
近些年人们也能看到,不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很惊艳。有的制作极为精美,有的很有技术范,还有的则是请老先生一笔一画地用毛笔手书。之所以如此,也是大学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去和社会沟通,去展现自己的特质。在录取通知书上,理当字斟句酌、咬文嚼字。
每次录取通知书上的错别字被曝光后,各高校都纷纷表示将进行整改。但说到底,如果高校能对新生入学的事项多上上心,这种错误本不该存在。录取通知书不一定要多么精美,但至少要严谨、规范,不留瑕疵。其实,录取通知书这份见面礼,何尝又不是大学第一课呢?既然如此,大学也理当拿出足够的诚意,让大学生从中得以窥探高等学府的风采,也感受到高校传递出来的尊重。